港股市場近期香港股市表現波動,恒生指數雖然近日下跌幅度一度收窄至百點以內,但市場情緒仍偏觀望,其中以小米集團動態最為矚目。作為港股科技板塊的核心藍籌,小米近期不僅公布強勁財報,更啟動大規模配股融資,引發投資者熱議。
小米於最新公告中,計劃在香港配售8億股現有股份,每股定價53.25港元,此次配售預計籌資425億港元。配售價相較於近期收盤價,折讓約6.6%,資金將用於擴展主業、加大研發及推動新業務成長。這一舉措體現小米在資本市場積極把握窗口期,透過融資鞏固自身產業領先格局。
根據小米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財報,全年營收達3,659億元人民幣,按年大增35%,經調整淨利潤272億元,同樣攀上歷史新高,增幅高達41.3%。雖然智能電動車等新業務短期內仍錄得經調整淨虧損62億元,但主體盈利動能十分充足。此外,集團2025年電動車交付目標大幅調高至35萬台,彰顯管理層對新業務前景的信心。
進一步觀察,本年度以來小米股價持續高位震盪,目前於57港元左右盤整,三個月內累積升幅逾9%,半年漲幅更超過86%。這背後主要受惠於公司多元業務布局持續開花結果,特別是智能手機、AIoT生態、電動車等多線齊發,為未來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從根基業務來看,小米作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憑藉海量用戶基礎及產品力不斷提升,穩居國際市場前列。AIoT生態方面,小米已經成功佈局超過10億台設備,並致力加強軟硬件整合,提升用戶黏性及長期價值。同時,最新研發投入規模持續擴大,強化企業創新實力,有效對沖傳統業務可能面臨的競爭壓力。
至於電動汽車新業務,小米於2025年積極推進SOP量產,首款車型市場反響超預期,不僅為集團帶來全新收入來源,也強化整體科技護城河。雖然這一板塊仍處於資金投入高峰、盈利等待釋放的階段,但管理層明確將研發與製造能力視為長遠增長驅動。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層面不斷支持科技產業創新,包括資金寬鬆、數字化轉型以及數據流通環境日益改善,類似小米這類擁有自主研發、全球化經營、協同生態鏈的科技集團,有望持續享有估值溢價。特別是在新興業務盈利曲線加速釋放、資本市場積極參與的加持下,小米仍是港股值得關注的科技龍頭。
當然,不可忽略的短期風險包括新業務尚處爬坡期可能造成盈利波動,以及行業競爭加劇、全球市場變化等外部壓力。但從中長線來看,小米在智能終端、AIoT生態、電動車與國際化拓展等核心賽道具備穩健優勢。此外,雖然公司目前未派發股息,但更適合追求資本增值的長線投資者。
總結來說,小米受惠於產品創新、技術實力以及多元化業務驅動,連續創造營收與利潤新高。配股籌資將進一步強化集團資本實力,為未來發展儲備彈藥。隨著電動車業務邁向量產,全球生態佈局逐步優化,小米在港股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依然穩固,值得理性投資者長期關注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