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日走勢反覆,在多重消息及投資者觀望氛圍下,上周一度高開後快速回落,最終收市下跌約200點,失守10天移動平均線。焦點仍在科技股與航運股,但資金明顯呈現調整態勢。

恆生指數早段曾高開近百點,最高見到約26600點,但之後升幅不繼,午後更一度跌逾百點。全日成成交金額約1600億元,顯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至收市時,恆指僅微升19點,國企指數和科技指數則分別上升約0.1%及0.4%。藍籌股表現分化,當中33隻上升,54隻下跌。

板塊焦點方面,科技股雖然大致守穩,但個別走勢分歧。美團、小米、網易連番向上,但阿里巴巴稍為回吐。值得留意,市場盛傳阿里創辦人馬雲強勢回歸領導,推動公司主攻AI業務及加強外賣市場,這亦令市場對阿里的中長線走向有更多憧憬。

其他科技權重,如騰訊維持穩健,近期亦積極參與境外融資及金融產品推介。車股方面,吉利汽車、理想汽車、比亞迪均走勢不俗,反映內地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仍然強勁。

相對地,部分近期高炒股份出現較大回調。例如中國宏橋、京東健康及阿里健康均錄得超過4%跌幅,成為藍籌中較弱一群。此外,雲鋒金融因折讓配股,半日跌幅達到16%,亦顯示部分資金正流向防守型或具確定性的板塊。

新股表現方面,禾賽掛牌首日表現出色,曾升逾11%,市場對高新科技股仍有追捧興趣。藥捷安康創新高,上市不足三個月累升超過50倍,顯示部分生物醫藥題材仍獲資金認同。房企板塊有個別走勢,佳兆業因境外債務重組進展理想,股價急升近22%。

展望後市,港股整體缺乏明確方向,市場分析認為短期內仍處於震盪格局。一方面,美聯儲議息與中美元首會晤消息影響投資情緒,另一方面板塊輪動和資金分配變化頻繁。科技及新經濟股依舊是市場關注重點,但投資者目前明顯謹慎,多以短炒及快進快出為主。

個別行業如AI醫療概念持續火熱,部分醫療科技股大漲,反映資金繼續追逐具高增長潛力的新主題。部分內需、黃金、紙業及半導體類股份亦有明顯走強,反映資金正逐步調整組合。

融資環境方面,北水近期仍然持續流入,但力度較之前溫和,累計半日流入24億元人民幣左右。藍籌股籌碼出現明顯換手跡象,後續表現仍需留意美國息口走勢及地緣政治變化。

綜合來看,港股短線傾向區間整理,缺乏突破上行動力。資金偏好明顯集中於部分科技及主題高增長行業,但整體大市姿態略顯保守。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指數能否守住關鍵支撐位,同時靈活把握個股快速輪換的投資機會,並防範大市反覆震盪帶來的風險。

首頁
股市新聞
港股行情
交易工具
投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