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周四表現顯著回落,恒生指數前一日曾抽高469點並創近四年新高,惟今早低開後雖一度受科技及晶片股帶動倒升至27058點,再度觸及兩萬七大關,但隨即遇到明顯的沽壓,午後跌幅進一步擴大,最終全日收市跌363點或約1.35%,報26544點,告別昨日的強勢。
大市全日成交額顯著增加,達到4133億元,較昨日升14.7%,市場流動性活躍。不過,藍籌股普遍受壓,幅度不一,包括國企指數下跌140點,收報9456點,跌幅1.46%;科技指數則跌63點,報6271點,跌幅0.99%。成份股普遍下跌,顯示資金轉向防守。
港股早段表現一度理想,受惠於科技及晶片股強勢,恒指最高曾見27058點。然而,短暫衝高後市場開始回吐,尤其午後沽壓加劇,最多曾插水586點,低見26322點,尾市雖有所回穩,但難改全天跌勢。北水方面,錄得62.89億元淨流入,反映部分內地資金趁低吸納,但整體市場氛圍偏弱。
行業表現方面,不少藍籌權重股出現調整,例如信義光能下跌5.9%,收報3.37元;吉利汽車同樣受壓,顯示資金短線選擇避險。部分新經濟及高增長板塊則有走弱迹象。另一方面,少數股份逆市跑出,譬如香港寬頻(01310)勁升68.6%;輝煌明天(01351)升41.2%;億華通(02402)則升23.3%。這類個股多受消息、業績或政策支持,暫未見成板塊性輪動。
值得留意的是,港股近日成交活躍,市場買賣動能持續回升,反映部分資金仍有部署意欲。同時,外部環境如美國加息前景、中國經濟數據及地緣政治局勢亦為後市帶來不確定性,資金有更多考慮與觀望。
回顧今年以來,港股波動率顯著,個別板塊及股份走勢分化明顯。上半年大市表現不俗,成交持續回升,部分板塊如新能源、科技及醫療走強。不過,近期市場氛圍明顯偏向防守,考驗投資者信心。
投資者策略方面,現階段建議適度關注盈收穩定、現金流穩健且估值合理的企業,並且大小市值股份均需視乎基本面審慎揀選。短線操作宜規避高波動性板塊,尤其近期漲幅較大者,須防獲利回吐壓力。
展望未來,港股後市仍受政策、利率及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若外圍情緒好轉或中國經濟政策釋放利好,市場有望重拾動力。但在資金活躍及行業輪動加速下,整體風險管理與板塊選擇尤為重要。
綜合來看,港股雖然本日出現快速調整,但成交活躍及北水流入均顯示資金未完全撤退。在波動市況中,理性評估風險、避免盲目追高,並靈活配置不同板塊組合,將是守穩及把握機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