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市場回顧與展望:板塊輪動與新機遇
2025年港股經歷多個挑戰與轉折,全年表現令人矚目。儘管全球政經環境依然不穩,包括地緣衝突和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港股不僅化險為夷,恒生指數更累積大幅上升,部分板塊更是創下亮眼增長。
年初至今,恒生指數已突破多個關口,最高曾衝至接近27,000點,較去年大幅反彈。上半年,港股主要受惠於美元轉弱、美國對中國高關稅政策短暫緩和,以及中國內地實行多項供應面改革。這些因素不僅厚實了港股背後的基本面,更吸引大量境內外資金流入。其中,8月份有南向資金單日流入更創下近年新高,尤其是科網電商龍頭,成為資金追捧焦點。
從板塊輪動來看,原材料及能源板塊於近期表現最為突出。在中央號召鋼鐵、煤炭等企業自律控產、穩價背景下,市場供需逐步改善,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回穩,相關企業盈利能力隨之提升。電動車、太陽能光伏等新經濟行業亦因政策支持及產業秩序規範,有望於下半年擴大利潤空間。
地產板塊方面,恒生地產分類指數於2025年持續波動,但整體成交仍旺。雖然樓市因利率高企、政策調控而曾一度下調,但近期部分屋苑及地產股呈現回穩跡象。以CCL(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為例,2025年中總算成功收復年內跌幅,新界東、九龍等區樓價更錄得顯著升幅,顯示本地剛需仍具韌性。預期下半年若配合宏觀經濟持續復甦,地產股有望迎來結構性修復。
科網及消費類龍頭同樣不容忽視。隨內地消費力逐步回升,大型平台企業收入增長動能強勁,且在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興領域積極布局,推動企業業務多元發展。這一趨勢令科技類股份在市場輪動下屢創新高,是2025年資金配置熱點之一。此外,內地推動價格法修訂,強調企業理性定價,也有利於電商、科技行業健康競爭與利潤提升。
儘管市場氣氛向好,恒生指數上升空間或逐步受限。畢竟累計升幅已達逾5,000點,短線需關注市場可能的技術調整。技術上,26,000點成為主要阻力位,而24,000點則為中短期重要支撐。倘若環球政策面突然變動或外圍不穩因素加劇,有機會為港股帶來波動。
展望後市,投資者需留意幾個關鍵變數,包括美國利率走向、中國內地宏觀政策發力、環球資本流向和主要板塊的結構性調整。資金或會延續板塊輪動,尋找新機遇。尤其電動車、可再生能源、科技、內需消費與部分優質本地地產股,預計將成為中長線部署的重要方向。
總體而言,2025年港股在多重利好與結構轉型支持下,展現出韌性與活力。投資者宜動態調整組合,把握主題輪動和政策窗口期,同時保持風險防控,順勢而為,方能在波動市況下捕捉最佳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