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科技股變化:估值修復新契機

2025年第三季,港股市場再度掀起一輪科技股炒作潮,但波動劇烈。恒生指數近期下跌33點,而科技板塊則輪動活躍,反映出市場憧憬與擔憂交織。作為財經博客,本文將深入分析科技股現狀、輪流推升背後的原因,以及未來港股科技板塊發展趨勢。

港股科技板塊再度炒熱

港股科技板塊今年表現亮眼。恒生科技指數年內累計升幅接近15%,反映投資者對科技領域的信心。消費與科技已成港股市值的主力,僅十大科技巨頭市值已佔港股流通市值近三成,推動新一輪資金流入。市場人士指出,港股科技資產稀缺,加上大市流動性提升,促使優質企業更易獲得估值重估機會。

港交所賦能新科技企業

港交所積極推動創新科技企業上市。2025年5月,港交所聯同證監會推出「科企專線」,專門為特專科技及生物科技企業提供上市前指引,簡化程序,有效縮短企業上市籌備時間。生物科技、人工智能、資訊科技產業受益明顯,成為近年新股上市主力。僅2025年上半年,港股有44家新股上市,生技公司數目持續攀升,創新產業生態日益壯大,資金聚焦明顯。

流動性充沛,外資回流

市場流動性增強成重要利好。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熱潮不減,港交所成交量持續攀高。2025年前四個月日均成交金額達2500億港元,同比去年大增逾一倍。另一方面,外資追蹤的MSCI中國指數超過八成權重為港股,更多長線資金開始重新佈局中國核心資產。過去偏好美元資產的機構投資者亦有回流港股的趨勢,為市場補充了強勁動能。

估值修復,板塊分化加劇

在過去幾年美國加息、地緣政治等影響下,港股估值一度受壓。隨著全球經濟逐步企穩,港股科技、消費、醫療等成長板塊迎來估值修復。例如,近來AH股溢價率大幅收斂,港股龍頭企業如寧德時代上市吸引資金關注。科技股輪流炒作讓資金有機會實現價值重估,提高市場配置效率。

科技行業前景與挑戰

人工智能持續發展,中國AI企業技術愈趨成熟,應用普及化推高整體行業估值。與此同時,生物科技、醫藥、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亦成投資焦點,市場集中度提升。雖然板塊震蕩較大,個別企業受限於融資、盈利壓力,但整體市場正逐步建立「良幣驅逐劣幣」的結構。

港股IPO啟示及後市展望

香港IPO市場回暖速度驚人,上半年集資額達千億港元,創十年來新高。除A股公司赴港上市明顯增加外,新興產業企業的融資能力大幅提升。業界預計下半年港股仍會延續新股熱潮,全年將有百家新企業上市,科技、醫療健康、消費板塊為主要推動力。

總結

2025年港股科技股票輪流推升,背後是資金逐步回歸新經濟領域,與港交所政策、流動性提升及外資回流三大力量共振。雖然短線震盪依然不小,但整體板塊估值已啟動修復,為投資者帶來新一輪配置機遇。展望未來,隨著創新科技及生物醫藥公司崛起,港股市場結構將持續優化,科技板塊有望扮演更重要角色。投資者宜密切關注行業輪動與政策變化,爭取在科技浪潮中佔據先機。

首頁
股市新聞
港股行情
交易工具
投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