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博弈】美股的「牛皮」與牛市
近年來美股表現亮眼,不少投資人稱當前階段為「牛皮市」,即指市場雖然整體向上,但波動頻頻且時有盤整,與傳統強勁牛市有所區別。究竟現時美股是牛皮市還是正處於真正的牛市?這值得深思,尤其在投資策略上需審慎評估。
美國標普500指數自2022年10月觸底以來,經歷顯著反彈,市場普遍預計這波牛市行情將延續至2025年。根據多家機構分析,過去兩年標普500指數連續大漲逾20%,這在歷史上並不尋常。即使今年初美股首個交易日經歷波動,長線投資人其實無需過度擔憂,因為歷史數據證明,全年表現未必與年初走勢掛鉤。整體市場情緒仍偏樂觀,分析師普遍認為,受惠於經濟活動強勁、企業盈餘增長、及降息預期,標普500指數有望再創新高。
然而,「牛皮市」的說法依然頻繁出現。這主要是因為部分板塊出現輪動,資金從大型科技藍籌流向AI應用、新能源、光通訊等高增長產業,導致市場指數走勢雖理想,但結構分化明顯。例如投資人可發現,儘管指數創高,部分傳統產業個股表現平平;而高風險的成長股、科技新貴卻呈現瘋牛行情。今年值得關注的三大產業是:AI應用與軟體、光通訊矽光子與自動化機器人,這些領域有望主導新一波資金動能。
進入2025年,市場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美聯儲政策的不確定性、通脹壓力,以及政治環境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尤其美聯儲降息預期消退及地緣政治風險,都可能使短線市場出現回調。市場波動加劇正是牛皮市特徵,但放眼長線,這些回調反而為投資人提供了逢低布局的機會。
總結而言,美股雖遇短期波動,結構分化下展現「牛皮」質感,但長期牛市邏輯仍堅實。投資人應善用結構性輪動,把握產業趨勢發展機會,同時保有紀律與耐心,才能在跨市博弈中站穩腳步,迎接資本市場的下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