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近期表現持續膠著,雖然年初至今指數已累積可觀升幅,但在美國減息預期逐步兌現及資金流變化下,市場躁動明顯加劇。最新一周,港股大市全週僅微升0.6%,投資氣氛持續偏淡,投資者對後市態度審慎。美聯儲即將議息,市場普遍認為減息周期有望正式展開,然而港股會否因此迎來新一輪上升熱潮,仍需時間和數據驗證。
港股累積升幅多,減息或成「好消息出貨」時點
過去幾個月,港股受惠於全球資金流入和估值吸引,在今年已錄得逾三成升幅,個別板塊更有雙位數增長。隨著美國聯儲局減息預期高企,恒指亦屢創高位。惟市場人士指出,減息消息雖利好,但由於投資者早有預期,加上現時指數已累積大量升幅,減息正式落地或反成「好消息出貨」時點,短期大市或出現整固甚至調整,各類股份表現料有分化。
資金面動態:沽空回補推動,下半年波動加劇
踏入9月,港股短期主要受沽空回補(short cover)推動。8月時隨著部分互聯網巨頭經歷外賣業激烈競爭,行業板塊沽空成交比例一度攀升至高位。進入9月,AI題材與科技增長預期逐步釋放,互聯網龍頭業績改善,前期利空逐步出盡,沽空比重回落至13.8%左右,資金推動下互聯網板塊反彈明顯。中期資金面顯示,外資流出放緩,加上美元走弱,有利部分資金重返港股,特別是科技及高性價比板塊。
板塊分化加劇,互聯網、AI概念成焦點
本週港股呈現板塊分化走勢,消費、科技及機械人等新經濟板塊表現亮眼。國企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均錄得小幅升幅,其中科技板塊受到AI推動、業績復甦預期驅動,持續成為資金追捧重點。部分落後股份,例如美團,由於行業競爭及政策不確定性仍有壓力,表現相對萎靡。而新貴如泡泡瑪特,在大市強勢時反而股價走弱,短期或有技術整固壓力。
後市展望:逢低布局,年底前或挑戰高位
分析認為,港股短期雖有波動風險,但中長線仍有上升空間。現時恒指市盈率僅約12倍,較MSCI亞洲(除日本)市場明顯便宜,估值吸引。如果減息後美股大市未見明顯調整,加上內地經濟數據逐漸改善,有望助力港股年底前再向27,000點關口挑戰。值得留意的是,港股多個板塊自8月起已錄得明顯升幅,重點關注AI科技、消費及機械人等行業,逢低布局機會可適度把握,但需戒急用忍,避免盲目追高。
策略建議:冷靜觀察,分散布局
面對減息周期來臨及市場氛圍轉變,投資者現階段宜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追逐落後板塊或熱門消息。建議多元分散布局,關注估值合理且具增長潛力的互聯網、AI及消費板塊,同時持續追蹤內地經濟政策與地產股相關數據,利用波動時段逢低吸納優質股份。短線倘若指數出現調整,反成吸納良機,中長線港股資產配置價值不容忽視。
港股目前正處於估值修復及資金流動雙重驅動的震盪徘徊階段,投資者宜順勢而為,靈活調配資金,捕捉市場機遇。未來一段時間,減息動向、科技板塊表現及內地宏觀政策將是港股走勢三大觀察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