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倒跌逾200點 科技股領跌:內外因素交織,短線波動或為大市整固
9月22日,恒生指數表現反覆,最終全日下跌200點,收報26,344點,跌幅達0.76%,失守26,500關口。這波跌勢主要由科技股回調拖累,本月港股雖累升逾1,200點,但市場觀望情緒濃厚,資金明顯變得謹慎。
盤面看,過去一段時間強勢的科網股多數出現調整。快手因旗下成都快購科技被內地監管部門立案調查,股價下跌2.4%,美團亦跌2.3%。由於缺乏有力的經濟或政策刺激,資金流入減弱,而本港即將面臨超強颱風衝擊,部分投資者選擇暫避風頭,減持高估值板塊,市場成交額收縮至2,905億元。
從技術層面看,恒指自4月以來已累升接近8,000點,本次回調有技術性消化升幅的意味。同時,昨日恒指一度跌穿10天線,最低見26,204點,成交金額較前期有所減少,顯示高位沽壓開始浮現,但市場並未出現恐慌。
部分分析認為,近日跌勢屬於「合理調整」,未必意味升浪終結。回顧過去,股市健康持續向上需適時整固。大風到來前後,投資氣氛轉淡,部分資金伺機低吸優質股;中長線角度,這輪「補短板」的下調或有利市場健康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芯片板塊逆市造好,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表現較佳。這反映資金在避險情緒升溫下,依然傾向防守性及具基本面支持的股份。相反,高估值的新經濟股更易波動,建議投資者短線關注相關風險。
展望後市,颱風天氣及缺乏重大政策利好,市場料繼續整固,恒指或圍繞26300點上落。關鍵在於外圍市場氣氛、內地政策信號與港股自身估值消化進展。建議投資者留意持股結構,靈活調整,防守為主,靜待後市明確方向再作部署。
總結而言,是次下跌主要源於高位獲利回吐、科網股監管消息、市場觀望氣氛與颱風等短期因素交織。短線波動屬必然,適度調整反而有助港股基礎打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