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近期持續受壓,恒生指數一度跌穿20,600點,最終收報26,159點,下跌185點,跌幅達0.7%。投資者情緒謹慎,北水南下資金繼續淨流出,港股成交約為2,945億元,顯示市況仍未企穩。
北水資金流向成焦點
受到內地資金態度轉趨保守影響,港股每日北水淨流出現象持續,反映市場對短線前景缺乏信心。近期人民幣兌港元滙率變動,令部分避險情緒升溫,同時港股結構性弱勢未見改善。多隻藍籌如科技、地產、金融股普遍受壓,大型互聯網龍頭跌勢尤為明顯。
科技及龍頭股走弱
恒生科技指數大幅下滑,收報6,167點,單日跌幅達1.45%。主要科技龍頭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遭遇明顯沽壓。投資者擔憂中美科技競爭、新經濟行業監管風險,以及內地最新一輪反壟斷政策,令科技板塊受資金撤離,短線修復動力薄弱。
地產與金融板塊乏力
地產板塊同樣低迷,大型開發商股價多錄跌幅。近期內地房企流動性問題未有根本改善,資金對地產相關資產維持觀望態度。本地銀行與金融股隨市下滑,利淡消息包括內地減息效應未及預期、資本市場交投疲弱,導致板塊表現持續受壓。
成交金額與市場氣氛
全日成交維持約2,900億元規模,當中股票成交佔比逾九成,衍生工具市場交投偏淡。高成交主要源於被動型基金調整及機構投資者重新部署,市場散戶買盤未見明顯增加,反映信心仍處保守階段。市場消息指出,港股短線尋底過程未完,投資者普遍採取減持或觀望策略。
外圍因素與短期展望
雖然美國聯儲局議息後美元指數回穩,有利外圍環境,但香港資本市場本身受內地經濟數據及人民幣走勢主導。內地經濟復甦斷斷續續,加上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未除,令港股整體表現反覆偏弱。此環境下,資金更傾向選擇防守型資產如公用股或高息股票,減低波動風險。
分析未來部署建議
短線而言,港股大市尚未完全擺脫沉底格局,後市走勢仍需觀察北水資金流向、A股表現及境外加息等多重因素。投資者宜控制整體倉位,審慎選股,或可關注具現金流穩定及防守特性的優質藍籌。高估值或高波動的科技和新經濟板塊宜耐心等待市場回穩後再作部署。
總結來看,港股現階段面對多方壓力,包括北水資金流出、科技與地產板塊受壓及宏觀經濟不明朗。市場信心待重建,資金配置將持續偏向保守。建議投資者以防守策略渡過調整期,謹慎部署以應對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