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於今年九月議息會議上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0.25厘,至4.00%至4.25%,標誌著2024年減息週期的新階段。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於年底前有機會再減息兩次,累計減幅可能達0.5厘。此舉源自美經濟放緩及通脹回落,政策重心明顯偏向刺激經濟,減息步伐或會進一步加快。

對香港樓市而言,美國減息向來具有高度影響力。由於聯繫匯率制度,港息走勢與美息同步。雖然本地銀行未必完全「跟足」減息幅度,但即使僅減0.125厘,也足以令市民供樓壓力明顯減輕。

香港銀行按揭產品主要分為「P按」及「H按」兩類:當最優惠利率(P)下調,P按客戶的供款開支即時減少;而H按則依據銀行同業拆息(HIBOR)變動,減息預期可帶動HIBOR向下,擁有H按的業主往往能鎖定更低息的優勢。

舉個例子,假設貸款額為500萬港元,還款期30年,按揭利率若下調0.125厘,每月供款將可節省近數百港元,長遠更能令利息總支出減少數萬元以上。這對首置及換樓用家而言,不論資本或現金流,皆為明顯利好因素。

分析各大銀行及業界觀點,預計未來香港利率調整如下:大型銀行由於資金成本及壞帳風險考慮,減息幅度或較美聯儲為低,傾向每次「跟足一半」,即美國減息0.25厘,本地銀行僅減0.125厘。因此,不論是P按或H按,供樓人士皆有望受惠,不過追貼程度仍取決於本地資金情況及銀行自身策略。

再看利率時間表,過去一年美聯儲已多次減息,預計2025年底前累積減息幅度逾0.5厘,而部分機構更預測未來一年將再有1厘或以上的減息空間。面對減息週期,港人置業策略出現新方向:一方面,供樓門檻降低,換樓及首置需求明顯回升,另一方面樓市信心預期增強,二手市場交投或見復甦。

除了對樓市供求的直接提振,減息還會影響財產配置及投資市場表現。低息環境下,現金存款回報下降,投資者傾向尋求房地產穩定回報,令一手及二手物業需求增加,市場流動性提升。樓市升溫之餘,部分熱門地區如港島九龍核心地段首置盤,下半年成交量有望再創新高。

需要留意的是,經濟周期及通脹風險仍未完全消除,若減息步伐過快或出現預期落空,樓市短期內可能承受波動。貸款人士亦要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避免因低息誘惑而過度負債。

展望2025年,減息效應料將進一步顯現,帶來下列五大核心影響:

一、供樓負擔即時減輕,置業門檻明顯降低。
二、現金流改善,投資物業成為資本優化首選。
三、換樓需求釋放,二手市場成交量有望回升。
四、一手盤吸引力提升,開發商推售積極,市場競爭加劇。
五、樓市資金流向轉變,核心地段及優質項目成交持續活躍。

此外,若中美經濟關係穩定、國際市場信心回升,香港樓市在新一輪減息周期下有望重拾升軌。置業者宜把握減息窗口,理性評估風險,規劃長遠財務安排。筆者建議,首置及換樓人士可密切留意銀行按息調整及市場成交走勢,善用專業意見,制定適合自身的入市策略!

總括來說,減息訊號不僅是經濟政策轉向,亦為香港樓市注入新一輪動力。無論是準備置業、換樓或資產配置,只要精明審視市場風險,把握減息紅利,必能於新周期中立於不敗之地。

首頁
股市新聞
港股行情
交易工具
投資教學